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用户投稿 26 0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们暂时放下严肃的科研工作,看看童心未泯的学霸们如何让看论文变得轻松那么一点点。首先用一篇Nature 封面镇楼,用漫画风格的超级英雄来比喻跨学科合作,攻克科学难题,就像漫威英雄组建联盟拯救世界一般 [1]。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Nature [1]

奶 龙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近几年火爆全网的奶龙形象,凭借可爱呆萌的特质俘获了无数人的心。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论文 [2],介绍了一种名为MOF-1@RhB的新型荧光探针,能够高选择性检测糖精。糖精作为一种曾经广泛使用的低热量甜味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2B类致癌物。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Sensors Actuat. B Chem. [2]

哪 吒

从来生死都看淡,

专和老天对着干。

我命由我不由天,

发篇论文上顶刊!

哪吒这么火的IP,怎能不现身科研论文?

来自滑铁卢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者合作,采用球磨法制备出nZVI@MoS2系列复合材料,并成功验证了其优异的催化活性。[3]当然,除了哪吒,敖丙也是配图的主角之一。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Chem. Eng. J. [3]

下面这张图,左上来自山东大学的研究者,该综述系统地阐述了MXenes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其光热性能。[4] 左下来自四川大学的研究者,论文指出Sir2-HerA复合物具有多种酶活性,并揭示了其协同作用机制。[5] 右图则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者,哪吒的三头六臂形象的比喻空心球在固-液-气反应界面中的高活性位点特性。[6]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Nano-Micro Let.[4],Mol. Cell [5],Appl. Catal. B Environ.[6]

我们的小哪吒还登上过Adv. Mater. 杂志的封面 [7],没错,是他,是他,就是他!论文来自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报道了硅阳极的柔性界面设计,所谓柔能克刚,连哪吒的火尖枪都不怕!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Adv. Mater. [7]

孙 悟 空

有了哪吒,怎能少了孙大圣?想当年,每逢假期,《西游记》总是电视机里滚动播放的节目。华北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发表的综述中 [8],氮化碳材料在光致发光、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恰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神通广大,洞察能量转换的奥秘。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Carbon Energy [8]

齐天大圣也登上过很多顶刊的封面,左猴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以“孙悟空东海取金箍棒”为喻,阐释了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患者因铁失衡引发的铁死亡机制。[9]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者设计了中间猴手中的“法宝”,一种空心结构微晶体,可调控光强度并在近红外激发下生成空间可分辨的光编码。[10] 右猴一看就是“三打白骨精”这一经典场景,四川大学的研究者借用这个经典故事,揭示循环肿瘤细胞如何逃避“唐僧”的免疫监视,却难逃纳米探针的“火眼金睛”。[11]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Adv. Sci. [9],Angew. Chem. Int. Ed.[10],Cancer Cell [11]

雪 王

“你爱我,我爱你”,雪王也必须要有排面!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者可能同样被洗脑旋律“上头”,在论文中安排了雪王出场,来说明PC/PB复合多孔材料在吸附中的潜在应用。[12]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Bioresour. Technol. [12]

Tom & Jerry

作为经典“纪录片”,猫和老鼠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吉林建筑大学的研究者巧妙借用这对“冤家”,阐释了多孔锰/铁MOF衍生物催化分解H2O2的快速反应机制。[13] 不过,我咋记得小时候动画片里,每次都是Jerry胜利的呢?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J. Water Process Eng.[13]

海 绵 宝 宝

“嗨,海绵宝宝,我们去抓水母吧。”

“对不起,今天不行,我要去吹泡泡。”

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改性MnOx海绵材料,开发出高活性除去HCHO的耐久性复合材料。[14]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J. Hazard Mater. [14]

葫 芦 娃

葫芦娃,

葫芦娃,

一棵藤上七朵花~

啦~~~啦啦啦~~~

昆士兰科技大学借用七个葫芦娃各有所长,比喻碳点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应用潜力。[15]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Mater. Today [15]

下面这张图,左边五娃的水系法力,化身为等离子体活化水,其富含的过氧亚硝酸根等活性物质展现出广谱杀菌性能,或成替代抗生素新选择。[16] 右图四娃的火系法力,与七娃的宝葫芦结合,暗喻采用柠檬酸基天然共熔溶剂配合低温预处理,实现污泥中磷元素的高效回收与污染控制。[17] 所以说,葫芦娃救爷爷需团队协作,可别再一个一个去了啊!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Green Chem.[16],Water Res. [17]

无 名 小 可 爱

除了有名有姓的“角儿”,还有不少好玩的无名小可爱出现在论文中。近日,南开大学的研究者用卡通小人,阐释本征荧光为“零”的可激活型近红外响应探针,成功实现了高对比度的生物成像。[18] 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则用卡通小猫,直观展示了Ir基络合物催化PE脱氢反应的性能,以及羰基抑制催化活性的机理。[19]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18]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ACS Catal. [19]

或许,很多人的儿时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些藏在童年记忆里的奇思妙想,长大后,化作了实验室里严谨的实验论证。毕竟,人类最伟大的能力——想象力,本就是所有孩子与科学家共享的超能力。下次在文献里撞见熟悉的卡通角色,不妨会心一笑,这是某个研究者在加班深夜时,突然被童年记忆击中的灵光一闪。祝各位,六一儿童节快乐!

高科技论文 那些科学论文中的童心未泯

图片来源:Nature [20]

参考文献:

[1] R. Brown, et al. Interdisciplinarity: How to catalyse collaboration. Nature 2015 , 525, 315–317. DOI: 10.1038/525315a

[2] E. Zhang, Equipment-free detection of saccharin based on the confined space enhanced AIE effect of a novel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Zn-MOF: Probe design, sensing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ensors Actuat. B-Chem 2025 , 441, 137985. DOI: 10.1016/j.snb.2025.137985

[3] X. Song, et al. Peroxydisulfate activation by a versatile ball-milled nZVI@MoS2 composite: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activation mechanism. Chem. Eng. J. 2023 , 453, 139830. DOI: 10.1016/j.cej.2022.139830

[4] S. Hao,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s on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nd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over MXenes-Based Materials. Nano-Micro Lett. 2022 , 14, 178. DOI: 10.1007/s40820-022-00901-w

[5] D. Tang, et al. Multiple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a Sir2-HerA system cooperate for anti-phage defense. Mol. Cell 2023 , 83, 4600-4613. DOI: 10.17632/w98fkvz3rk.1

[6] C.-C. Weng, et al. Triple-phase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of hollow spherical structures for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ies. Appl. Catal. B-Environ. 2022 , 307, 121190. DOI: 10.1016/j.apcatb.2022.121190

[7] C. Jiang, et al. Flexible Interface Design for Stress Regulation of a Silicon Anode toward Highly Stable Dual-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20 , 32, 1908470. DOI: 10.1002/adma.201908470

[8] H. Zhang, et al. Insight into structure evolution of carbon nitrides and its energy conversion as luminescence. Carbon Energy 2024 , 6, e463. DOI: 10.1002/cey2.463

[9] J. Guo, et al. A Combined Model of Human iPSC-Derived Liver Organoids and Hepatocytes Reveals Ferroptosis in DGUOK Mutant mtDNA Depletion Syndrome. Adv. Sci. 2021 , 8, 2004680. DOI: 10.1002/advs.202004680

[10] B. Chen, et al. Crystalline Hollow Microrods for Site-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Nonlinear Photoluminescence. Angew. Chem. Int. Ed. 2017 , 56, 10383-10387. DOI: 10.1002/anie.201703600

[11] X. Liu, et al. Immune checkpoint HLA-E:CD94-NKG2A mediates evas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from NK cell surveillance. Cancer Cell 2023 , 41, 272-287. DOI: 10.1016/j.ccell.2023.01.001

[12] J. Qin, et al. Self-activation of potassium/iron citrate-assisted production of porous carbon/porous biochar composites from macroalgae for high-performance sorp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Bioresour. Technol. 2023 , 369, 128361. DOI: 10.1016/j.biortech.2022.128361

[13] Hongyang Jiang, et al. Manganese/iron organic frame material derivatives for rapi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ronidazol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J. Water Process Eng. 2024 , 66, 105930. DOI: 10.1016/j.jwpe.2024.105930

[14] Z. Wang, et al. Polydopamine mediated modification of manganese oxide on melamine sponge for photothermocatalysis of gaseous formaldehyde. J. Hazard Mater. 2021 , 407, 124795. DOI: 10.1016/j.jhazmat.2020.124795

[15] S. Li,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do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s chemistry. Mater. Today 2021 , 51, 188-207. DOI: 10.1016/j.mattod.2021.07.028

[16] R. Zhou, et al.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activated water as a prospective disinfectant: the crucial role of peroxynitrite. Green Chem. 2018 , 20, 5276-5284. DOI: 10.1039/C8GC02800A

[17] L. Zhao, et al. Efficient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waste activated sludge: Pretreatment with 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 and recovery as vivianite. Water Res. 2024 , 263, 122161. DOI: 10.1016/j.watres.2024.122161

[18] F. Wu, et al. Access to Diverse Activatable Heptamethine Cyanine Probes with Low Intrinsic Fluorescence via 5-exo-trig Cyclization Strategy for High-Contrast Bioimaging In Vivo. Angew. Chem. Int. Ed. 2025 , e202423059. DOI: 10.1002/anie.202423059

[19] A. A. Kolganov, et al. Homogeneous Catalysis in Plastic Waste Upcycling: A DFT Study on the Role of Imperfections in Polymer Chains. ACS Catal. 2023 , 13, 13310–13318. DOI: 10.1021/acscatal.3c03269

[20] J. Tregoning & R. Tillotson, ‘That’s funny’: creative solutions for time-starved researchers. Nature 2024 , 636, 769-771. DOI: 10.1038/d41586-024-03426-x

(本文由小希 供稿)

从量变到质变 中国科技向新而行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十四五” 时期,中国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在诸多关键领域披荆斩棘,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本文为《数说“十四五”》第二篇,从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和影响力等角度,展示我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科技全球引领力跃升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从5G通信技术引领全球,到高铁网络重塑世界交通格局,从量子计算的前沿突破,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上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上年的24个,位居世界第一,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中国科技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具备强大影响力。据央视新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24年9月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各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23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4227篇,占世界总量的27.7%,排在世界第一位。

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中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密切相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3%;R&D经费投入强度达2.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并进一步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2024年我国共授予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件。截至2024年末,境内有效发明专利达468.2万件,相比2020年末增长1.12倍。一串串鲜活的数据,反映出我国正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技术市场作为我国五大要素市场之一,其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效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5万亿元目标。

中国5G技术领跑全球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多个细分领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信息通信这一引领时代变革的前沿领域,中国的表现堪称惊艳。5G技术作为这场通信革命的先锋,中国牢牢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制高点。

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关键技术攻关,再到标准制定的国际舞台,中国科研人员与企业紧密协作,主导并推动着5G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5G网络建设进程中,我国更是展现出惊人的速度与规模。截至2024年底,中国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的33.6%,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当5G技术仍在持续深耕应用场景时,我国已将目光投向6G。工信部指导成立的IMT-2030(6G)推进组,正在凝聚合力推动6G创新,包括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50余项研究成果,组织对通感一体化、无线AI等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加速了相关技术成熟。

中国制造向智造跃迁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在全球市场独具优势。《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级集群规模达到80家,首次实现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制造彰显出的坚实底气、创新动能、澎湃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制造强国之路,“灯塔工厂”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可或缺。“灯塔工厂”是工业4.0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工厂,代表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十四五” 期间,我国入选“灯塔工厂”数量快速攀升。据世界经济论坛,截至2025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已连续发布8年共计13批次,累计数量达到189家,我国有78家,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劲实力,彰显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跃迁,也折射出中国制造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些“灯塔工厂”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得到深度融合与应用。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流程进行精准优化与预测性维护;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灵活协作,完成复杂、精细的操作任务,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智能生产网络。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的 “灯塔工厂”,从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到整车的检测、下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产品质量一致性显著提升。

人工智能跻身全球前列

人工智能(AI)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一批类似DeepSeek的中国科技企业,开源共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全力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全球2024年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我国占比61.5%。

算力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发展主导权的重要手段。中国正积极实施“人工智能+”战略,持续加大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优化全国算力中心布局,以应对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算力需求。《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国内建成、在建、拟建的智算中心已达百余家,遍布我国30座城市。

赛迪顾问认为,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未来10年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

在 “十四五” 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中国在信息通信、能源电力、交通、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更为全球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创造更多辉煌。

相关问答

最高科技论文是什么?

最高科技论文是技术专利。最高科技论文是技术专利。

科学小论文(转载)作文_作业帮

[最佳回答]科学小论文百科名片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

【科技小论文(400字以上)内容少人知道,语句通顺,字数:400字-...

[最佳回答]———之节能减排创造篇随着能源的减少,人们逐渐变得重视节能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不清楚怎样节能,让节能只是一个说的到,却不能全做的到的事情,...

科技论文写什么?

科研成果要用科技论文表述与传播。科技论文既是科研成果的标志,又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一...

在《自然》,《科学》这样顶级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多难?

目前还无法回答,正在努力走在这条路上。目前还无法回答,正在努力走在这条路上。

科技小论文是什么?

科技小论文也是有一定规范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

科技论文怎么写呀?

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和要点: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在撰写科技论文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主题和内容。这有助于...

什么是技术论文?

科技论文的含义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

怎样写科技论文?

写科技论文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规范,以下是一些建议:1、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在开始写作之前,你需要明确你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这将有助于你确定你的...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

论文是科技工作者交流科学发现和科学思想的重要载体。科学发现或科学思想如果不以论文形式发表,很难有效传播。一个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发表论文,除非他有十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